在一些平台热推的短视频评论区里,密密麻麻的留言中反复出现一个高频词——“电子签”。不仅在短视频平台,在其他网络社交媒体上,大量相似的借款成功案例和求借款留言也涌现出来。用电子签在陌生人之间借钱的方式是否靠谱?
洪先生通过借贷宝平台借了5000元,实际到手只有3500元,7天内需还款。王女士则通过人人信平台借了30000元,到账14000元,约定还30000元,扣除了16000元作为利息。2025年年初,两人急需,在网络上找到愿意放款的人。尽管利率高得离谱,但二人还是接受了条件,并在相应平台上签署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欠条和借条。
借贷宝和人人信都是电子签约平台,提供欠条借条功能,声称这些服务受到法院认可。然而,实际交易却不在平台上进行,而是通过微信或支付宝转账完成。洪先生和王女士发现,平台并没有审核实际放款金额,导致他们陷入高利贷陷阱。
洪先生向放款人借款5000元,实际只收到3500元,欠条上的借款金额却登记为5000元。短短7天,他需要额外还1500元利息。洪先生意识到自己遭遇了高利贷和砍头息。借贷宝平台每单都向借款人收取出证费,但不监管实际交易。如果借款人无法按时还款,平台会要求支付展期费用。洪先生多次展期后发现自己已经还了7000多元,远超本金,但放款人仍不同意销账。
记者以放款人身份咨询借贷宝总部,业务负责人表示,借贷宝的核心是借条、欠条功能,公司盈利主要来自打条收入。对于放款人使用高利贷手段侵害借款人权益的情况,借贷宝没有正面回应,而是强调打借条和打欠条的区别。打借条更严格,需要审核;而打欠条则可以在私下自由操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规定。但从借贷宝业务负责人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平台对高利贷利用其功能的情况知情,但仍鼓励使用打欠条功能。
多名借款人在借贷宝、人人信等平台上签署电子欠条后遭遇高利贷和暴力催收,但由于不清楚放款人的真实身份信息,无法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记者继续调查人人信平台时,发现该平台同样放任高利贷行为,并提供了规避法律风险的方法,如使用假账号和去世人的信息来注册。
人人信经理暗示,即使被人告上法庭,平台提供的放款人资料也无法查证。这种商业模式使得放款人通过电子签放高利贷挣钱,平台则通过电子签欠条收取手续费,出了问题无人担责。
在一些平台热推的短视频评论区里,留言中反复出现一个高频词——“电子签”。很多人通过这种方式真的借到了钱。然而,用电子签在陌生人之间借钱的方式线年年初,洪先生和王女士急需,在网络上找到了愿意放款的人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许多消费者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遭遇了日益严重的网贷陷阱。普通借款人在使用看似便捷的借款服务时,实际上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然而,借贷宝业务负责人在交流中透露,他们对平台上“打欠条”功能被高利贷利用、借款人利益受损的情况是知情的
在时,借贷成为很多人的选择。然而,一些宣称“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的贷款广告往往暗藏陷阱。上海的一些居民就陷入了所谓的“砍头息”贷款陷阱
在一些平台热推的短视频评论区里,留言中频繁出现一个高频词——“电子签”。许多人声称通过这种方式真的借到了钱,但这种借钱方式是否靠谱值得怀疑。2025年年初,洪先生和王女士急需,在网络上找到了愿意放款的人
随着上周加拿大央行以及多家欧系央行率先揭开了年底降息大潮的序幕,本周更为密集的“央行超级周”也将接踵而至:以美联储、日本央行和英国央行等G10央行领衔,本周全球极为罕见地有多达25家央行将在同一周议息,这些央行所在经济体的体量差不多占到了全...